高原的格桑花7修一条隧道直通拉萨

 第一次去西藏,离别时望着机翼下掠过的高山白云,我想起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第二次去西藏,只可惜在拉萨短暂停留了两天。第三次去西藏,我是为了去林周寻找格桑花。现在正值9月,林周已开始季节转换。在林周坚守岗位的查医生   几天来,商报连续推出了“高原的格桑花——情洒苏州林周二十年”系列报道,从“格桑梅朵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生命的线条与雪域高原交接”、“澎波水长流传着苏州的故事”、到“三年又三年,他把深爱献给了拉萨”,“苏州的‘门巴雅古’——雪域高原的生命守护神”、“理想的翅膀飞越雪山和平川”……每一篇报道,我们都格外用心,生怕写不好那一个个流传在雪域高原的苏州故事。每次想到在拉萨、林周工作和工作过的苏州干部、医生、教师,心里都特别感动,感动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个实实在在、平平凡凡的故事,更感动于他们说的最多的四个字“苏州理念”。

  什么才是最好的援藏?就是“苏州理念”在青藏高原的生动实践。这是一种实干敢干加巧干的魄力和智慧。

一是“输血援藏”,资金项目援藏作为主要援助形式,截至年底累计援藏资金3.8亿元。苏州路、太湖路、东吴路、苏州小学、苏州新村……在林周,处处可见苏州的印迹。

二是“造血援藏”,作为援藏工作的主攻方向,充分利用林周在农牧业、矿产资源、旅游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增强县域经济自我发展能力。为了帮助农牧民致富奔小康,在一批批苏州援藏干部的努力下,林周先后建成了黄牛品种改良基地、农林科技示范园、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养鸭场、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组织修编了《林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建设完成了黑颈鹤观鸟台、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并积极开发利用热振国家森林公园、旁多水利枢纽、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及寺庙文物古迹等自然、人文资源,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进林周旅游业发展。

三是“智力援藏”,坚持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增强当地干部干事能力,开展人才援藏。20年来,累计选派多名林周干部赴苏州学习锻炼。选派一批批林周医务人员和教师赴苏州培训学习。四是“理念援藏”,运用苏州先进理念,与林周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新思路、谋划林周新发展。在苏州新村建设中用援藏资金启动县级房地产开发,开创了拉萨市乃至西藏援藏资金市场化运作先河。在拉萨市率先推出县城商业用地一律实行公开的“招、拍、挂”制度。今年还组建成立了林周历史上第一个城投公司,着力构建城镇化发展投融资平台。正在建设中的健康产业园,更是处处体现“苏州理念”,建立园区管委会,规划先行,做到“六通一平”,成立国有城投公司,边开发边招商。五是“立体援藏”,拓宽工作领域。在西藏首创了乡镇对口帮扶机制,截至年底,苏州各帮扶乡镇(街道办)累计投入对口帮扶资金余万元。如从年起,对口支援林周县松盘乡的昆山市花桥镇,每年投入数十万元帮助当地发展奶牛养殖项目,每户村民获得1万多元的定向帮扶资金。

(颐养院里的幸福老人)

  数据足以说明苏州对口援助林周的工作成果:20年来,林周的县级生产总值从.71万元增长到12.47亿元,翻了22.4倍; 固定资产投资从万元增长到13.42亿元,翻了.3倍; 公共预算财政收入从91.2万元增长到万元,翻了90.2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长到.72元,翻了9.2倍。

20年的风雨同舟,千万里的援藏情谊。在林周广袤的澎波河谷和恰拉山区,苏州人民的无私援助如同一朵朵盛开的格桑花,给高原人民带去幸福、美好、和谐和安宁。“这都要感谢政府的支持和苏州的援助,让我们农牧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这是在林周听得最多的话。“我们开展援藏工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改善民生”,第七批苏州援藏干部、林周县委常务副书记王益冰如是说。按照“东控、北拓、西进、南展”的规划思路,到年,未来的林周县城规模将达到7平方公里,比现在扩展一倍。林周县委书记赵涛说,林周已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新阶段,未来,随着林周机场建设,以及林周至拉萨直线距离18公里的山体隧道打通,林周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在结束系列报道时,意外收到了第四批援藏干部、援藏任林周县委书记孙悦良写的《山的那头是拉萨》,一并刊出。发展林周若有修一条隧道直通拉萨的勇气和信心,林周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商报记者 沈玲 文/摄

山的那头是拉萨

□孙悦良(第四批援藏干部、援藏任林周县委书记)

 在林周的每一个昼夜,眼前总是横亘着一座大山,它犹如西藏四季应景的壁毯,春天绿油油,夏天繁花似景,到了秋天黄灿灿,冬天则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年复始一年。我好奇:山的那头是哪里?原来是热闹的拉萨。为什么不打通大山,修一条隧道直通拉萨呢?我异想天开。

  最近益冰兄回家养疴,告诉我林周打隧道修机场的消息。我张大的嘴巴,久久不能合拢。当年的美梦快成真了!这让我想起了当年与拉萨市委宫保扎西书记的一句“戏言”。

  那年正逢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时任苏州市委王荣书记来林周祝贺。那时,他说出“让林周成为拉萨的后花园!”的概念,第二天,《苏州日报》与《拉萨日报》都以此为标题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不久之后的一次晚宴上,宫保书记暗自叹息:“后花园好!后花园的确好!就是缺扇通往后花园的大门!”我紧接着说:“打隧道!”“隧道多长?谈何容易啊!听说山顶上还有一个湖,水足以淹掉整个林周!”我年轻气盛,自告奋勇:“宫保书记,我先去走走,探下究竟,回来后向您汇报。”宫保书记说:“军中无戏言,探明虚实,我奖励你!”

  说干就干,当夜辗转无眠。第二天晨起,难得的好天气,就决定当天就从卡孜乡出发翻越恰拉山到拉萨夺底沟。办公室主任詹晓圣、检察长卓越也提出要一同去,后来又喊上了甘曲乡的人武部长,请了熟悉地形的老村长。炳华和文龙两位同在林周援藏的援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一是你得带好枪,以防不测;二是你得写好遗嘱,万一你被狼叼走牺牲了,我们怎么向组织交待?谁来主持县里的工作?”我哈哈大笑:“吉人天相,等我回来!”壮士断腕般义薄云天。炳华、文龙真挚地嘱咐我:“注意安全!”三人握着手约定:在拉萨等着我们凯旋,为我们庆贺!

  恰拉山洋溢着生机,我们享受着灿烂的阳光与扑鼻的青草香。身后不知什么时候跟上了一群藏族孩子,我们走的那条路,从未有陌生人经过,孩子们好奇地跟着我们,伴着蓝天白云,阳光清风,一路欢歌向着山顶进发。可是,这片刻的闲情逸致很快被缺氧所困。原先骑着的白马,走到半山腰说什么都不肯再前进了,马也缺氧了,我不得不放弃当“白马王子”。白马欢快地下山了,我望着高高的山顶,咬咬牙开始徒步吧!

  快乐的歌声随着海拔的升高,越来越弱,最后只能停止了,大伙儿的喘气声越来越重。林周县府平均海拔已经有多米,而此时此刻,我们站在海拔近米的山上,缺氧使得我们连迈出一步都感觉相当困难。熟悉地形的村长示意我们动作必须小,声音必须轻,藏族孩子们也示意我们不要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后来才知道,我们经过的地方有冰川,有经验的向导懂得遇到冰川不能吵闹,不能用力踩,因为一不留神就容易引起崩塌,着实令我们感到后怕。山顶就在前面20米处了,似乎只要伸出手就能触到那山尖,可是,一行人瘫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爬不上去。村长鼓励着大家,我心中也有一个信念,坚持一下,完成任务!好不容易,手脚并用爬到山的垭口,风大得似乎一下子就能把人吹到十万八千里以外,帽子被风一吹,立刻就不见了踪影。胸口早就开始疼,头也像灌了铅的重,一行人站在山顶,有作诗的情怀,却连吟诵一声的力气都没有。放眼望去,这里蓝天更蓝,白云更白,繁花铺满大地,就像是点缀在少女白纱裙上的精美小碎花,梦幻而又雅致。山川俊朗,植被俊秀,恰拉山的那一头果然有一天然湖泊,没像传说中那么大,却像蓝宝石嵌在丝绒中般璀璨,在神奇的玛尼堆与飘扬的经幡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此时此刻,我彻底被震撼了: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林周!山的那头就是拉萨,那朦朦胧胧的不是海市蜃楼,在星星点点的闪烁中,依稀分辨出那就是美丽的布达拉、蜿蜒的拉萨河!

  我建议大家鼓起力量,再次动身,去湖边吃午饭!美景怡人,一行人下山的脚步明显就加快了。在清澈见底的湖边享受着午餐,我开玩笑:“这么美的环境,人爬不上来,平时都是牛羊独享的呀!”大家听了纷纷笑开了:“是啊,能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享用午餐,世界上能有几人啊?”此景只有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下山的路好走多了,有的路上还洒落着碎瓦砾,远处隐隐还能看到袅袅的炊烟,这是有藏族同胞居住的地方。有藏民的地方就会有藏獒,我的心不由得揪紧了,藏獒遇见陌生人会毫无防备地扑上来,人面对凶猛的藏獒是毫无抵挡能力的。果不其然一只藏獒拦住了我们的去路,山上的藏獒比我们平时在山下见到的凶猛多了。朝着我们呼噜呼噜地喘气,眼光透出一股威严,摩拳擦掌,似乎马上就要发力冲上来了。我们和藏獒对峙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远处来了几条硕大的藏獒,大家纷纷拔出了随身携带的手枪,齐刷刷对准了它们,说好一人对付一条。老村长见状快步上来拦住我们,示意我们如果开枪的话,会有更多的藏獒围拢过来,到那时候真是无力抵抗了。说来也怪,老村长走上前,对着一只藏獒叽里咕噜不知说了些什么,藏獒们真的都散开了。大伙儿面面相觑,村长竟然懂藏獒的语言!老村长摆摆手:人与藏獒在高原一起生活了这么久,早就有了一种超越想象的默契和情感了。这就是最原始的自然,最和谐的共处啊!

  下山的路虽好走,但大家都像喝醉了酒一样东倒西歪,坐下稍事休息,才发现露出的皮肤疼痛无比,有的地方都蜕皮了,应该是被强烈的紫外线,灼伤了皮肤。又翻过一个山头,太阳早就已经西沉了,我们终于到达了夺底沟。眼见一辆车子停在那里,我知道,这是炳华、文龙来接我们了。看到了车子,大家就像见到了亲人,扑着向车子冲过去。

  坐在车子里的我们,感觉累得都没法挪动一下手指头了,本来想好的凯旋大餐,也因疲劳不堪而泡汤了。匆匆吃过简单的晚饭,大家便分头回去休息。

  次日,当我把探路的结果告诉宫保书记,书记在电话里大声叫好:“悦良,我要好好奖励你们!”果然,那年冬天,宫保书记就开着一辆依维柯来林周了,奖了林周县一辆车子。

  林周机场打隧道的距离与我们目测的情况八九不离十。这次翻山,增强了林周打通隧道的信心,我也成了林周历史上唯一徒步翻越恰拉山的书记,至今还传为美谈!林周阿朗克布白唇鹿自然保护区(资料图片)









































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口服什么药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buying.com/zaxs/zaxs/4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