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之所以难治,要注意这三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影响着全球13%的人口。它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反流到食管所导致的以反酸和烧心为典型症状的疾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反流病(ERD)或反流性食管炎(RE)、巴雷特食管(Barrett食管,BE)。

质子泵抑制剂(PPI)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治疗药物,可有效缓解症状,促进黏膜愈合。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大约有30%~40%的患者在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仍然存在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的症状。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诊疗共识》中指出,应用双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时症状仍反应不足或无效,或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仍持续存在的胃食管反流病,被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

导致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如患者的依从性(是否在生活方式上进行了调整、避免了诱发因素、是否按时服用药物等)、抑酸治疗不足(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需要更长的抑酸治疗时间,国外建议增加至12周)、药物有效性(不同患者对不同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谢、吸收是不同的)、精神心理因素(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这些精神心理因素不仅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因素之一,也会影响治疗效果)等。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非酸反流

我们一说“胃食管反流”,可能就会下意识地想到是胃酸反流到了食管,自然就属于酸反流事件,而且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的有效性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50%的反流事件是非酸反流(反流物包含胆汁、消化酶、食糜等),而30%~40%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与非酸反流有关。

在抑酸治疗的患者中,非酸反流事件可高达95%,这是抑酸治疗的直接后果。有研究显示,每日2次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状态下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2.7%的反流事件为非酸性。抑酸治疗只是降低了酸反流发生的概率,但不会减少反流发生的总次数。

合并食管裂孔疝(HH)

食管裂孔疝直接破坏了胃食管交界处的抗反流结构,导致反流几率大大增加。研究显示,有50%~90%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合并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较大的患者在食管远端和近端均有更多的酸反流,不仅反流性食管炎越严重,而且咳嗽和喘息的发生率也越高。

如果说酸反流只是趁你家的门偶尔关不严进来的“坏人”,那食管裂孔疝就属于直接把你家门踹坏的“恶人”。这时候单纯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就没啥效果了,需要通过抗反流手术把这个“门”修好才行。

合并功能性烧心(FH)和反流高敏感(RH)

功能性烧心和反流高敏感属于功能性食管疾病,都可以引起烧心、胸骨后烧灼不适或疼痛等食管症状。有研究表明,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常合并这两种疾病,占难治性烧心患者的90%以上。

由于功能性烧心物无病理性酸反流,症状与反流无关,故抑酸和抗反流治疗多无效;反流高敏感以生理范围内的酸反流就可引起烧心为特征,故即使应用双倍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也不清楚治疗是否有效。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存在,能够造成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工作能力、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并增加患者的药物及经济负担。但难治不等于不能治,只要我们耐心查找原因,“有的放矢”,在检查方法更加丰富、完善的现今,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zbuying.com/zaxs/zaxs/17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